一、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申報期限
根據《國(guo)家稅(shui)務總局關(guan)(guan)于印發(fa)(fa)〈個(ge)人(ren)所得(de)稅(shui)自行納(na)稅(shui)申報辦法(試行)〉的通知》(國(guo)稅(shui)發(fa)(fa)〔2006〕162號)的規定(ding):“ 第十五條(tiao)年所得(de)12萬元以(yi)上的納(na)稅(shui)人(ren),在納(na)稅(shui)年度終了(le)后3個(ge)月內向主(zhu)管稅(shui)務機關(guan)(guan)辦理納(na)稅(shui)申報。
即:2017年度的年所得12萬元以上年度自行申報期限截止2018年3月31日。
二、年所得12萬元以上的納稅人申報地點
1.在(zai)中國(guo)境(jing)內(nei)有任(ren)職、受雇(gu)單位的,向任(ren)職、受雇(gu)單位所在(zai)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;
2.在(zai)(zai)中國(guo)境內有兩處或者兩處以上任職(zhi)、受雇單位(wei)的,選擇并固(gu)定向其中一處單位(wei)所在(zai)(zai)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。
三、年所得12萬元以上員工辦理個稅自行申報的義務
《中華(hua)人民共和(he)國個(ge)人所(suo)得(de)稅法》規定,個(ge)人所(suo)得(de)稅,以(yi)所(suo)得(de)人為納稅義務(wu)(wu)人,以(yi)支(zhi)付所(suo)得(de)的單(dan)位或者個(ge)人為扣繳義務(wu)(wu)人。
《個(ge)人(ren)(ren)所得稅(shui)自行納稅(shui)申報(bao)辦(ban)法(fa)》規(gui)定,凡依據個(ge)人(ren)(ren)所得稅(shui)法(fa)負有納稅(shui)義務(wu)的納稅(shui)人(ren)(ren),有下列(lie)情形之一(yi)的,應當按照本辦(ban)法(fa)的規(gui)定辦(ban)理納稅(shui)申報(bao):
1.年所(suo)得12萬元以(yi)上的;
2.從中國境內兩處(chu)或者兩處(chu)以(yi)上(shang)取(qu)得(de)工資、薪金所(suo)得(de)的;
3.從中國境外取(qu)得所得的;
4.取得應稅所得,沒有扣(kou)繳義務人的;
5.國(guo)務院(yuan)規(gui)定(ding)的(de)其他情形。
即:任職單位對發放給個人的所得有扣繳個人所得稅的義務,年所得超過12萬元的個人具有自行納稅申報的義務。個人可以委托任職單位代理申報,但是任職單位沒有代為辦理12萬元自行申報的法定義務。
四、“年所得12萬元以上”中的“年所得”,是指一個納稅年度內以下11項所得合計數達到12萬元。
(一)工(gong)資、薪金所得
1. 工資、薪金所得(de)是指:個人因任職或者受(shou)雇而取得(de)的工資、薪金、獎金、年終(zhong)加薪、勞動分紅、津貼(tie)、補貼(tie)以及(ji)與任職或者受(shou)雇有關的其他所得(de)。
2.工資、薪金所得具體(ti)是(shi)指:未扣除“減除費用”(每月3500元)及“附加減除費用”(每月1300元)的(de)(de)收入(ru)額。更具體地講(jiang)就是個人從任職單位取得的(de)(de)與(yu)任職、受雇(gu)有關的(de)(de)各種所得(包括單位所發未計入(ru)工(gong)資單的(de)(de)工(gong)資性收入(ru)),剔除按照國家規定實際繳納的“五險一金”以及獨生子女補貼、托兒補助費、差旅費津貼、誤餐補助等(deng)不屬于工資、薪金性(xing)質的(de)(de)補貼、津貼后的(de)(de)余額。
(二)個體工商戶(hu)的生產、經(jing)營(ying)所得(de)
(三)對企事業單位的承(cheng)包經營、承(cheng)租(zu)經營所得
(四)勞務報酬(chou)所(suo)得(de)
1. 勞務(wu)(wu)報酬所(suo)得是指:個人從事(shi)設計、裝(zhuang)潢、安裝(zhuang)、制圖、化驗、測試、醫療、法律、會計、咨詢、講學、新聞、廣播、翻譯、審(shen)稿、書(shu)畫、雕刻、影(ying)視、錄(lu)音(yin)、錄(lu)像、演出、表演、廣告、展覽、技(ji)術(shu)服(fu)務(wu)(wu)、介(jie)紹服(fu)務(wu)(wu)、經(jing)紀服(fu)務(wu)(wu)、代辦服(fu)務(wu)(wu)以及其(qi)他勞務(wu)(wu)取(qu)得的所(suo)得。
2. 具體是指:未(wei)減除法(fa)定(ding)費(fei)用(每次800元(yuan)或者每次收入的20%)和納稅(shui)人(ren)在提供(gong)勞務過程中繳納的有關稅(shui)費(fei)的收入額。
(五)稿(gao)酬(chou)所(suo)得
1. 稿酬所(suo)得(de)是指(zhi):個人因其作(zuo)品以圖書、報(bao)刊形(xing)式(shi)出版、發表而取得(de)的所(suo)得(de)。
2. 具(ju)體(ti)是指:未減除法定費用(每(mei)(mei)次800元或者每(mei)(mei)次收入(ru)的20%)的收入(ru)額(e)。
(六(liu))特(te)許(xu)權使用費所(suo)得
(七)利息(xi)、股息(xi)、紅(hong)利所得(de)
(八)財產租賃所得
1. 財產租賃所得是(shi)指:個人出租建筑物、土地使用權(quan)、機器設備、車船(chuan)以及(ji)其他財產取得的所得。
2. 具體是指:未減除(chu)法定費(fei)用(每(mei)次800元(yuan)或者(zhe)每(mei)次收入(ru)的(de)20%)、修繕費(fei)用(每(mei)月不超過800元(yuan))和(he)納稅人在出租財(cai)產(chan)過程中(zhong)繳納的(de)有(you)關稅費(fei)的(de)收入(ru)額。對(dui)于(yu)納稅人一(yi)次取得跨年(nian)度財(cai)產(chan)租賃所得的(de),全部視為實(shi)際取得所得年(nian)度的(de)所得。
(九)財產轉讓(rang)所(suo)得
(十)偶然(ran)所得
(十(shi)一(yi))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征(zheng)稅(shui)的其(qi)他(ta)所得。